貓奴必讀,貓咪常見疾病——體內外寄生蟲

文章推薦指數: 81 %
投票人數:11人

寄生蟲感染是新進小貓常見的疾病,尤其以流浪貓最常見。

因此,如果沒將新進小貓做好隔離或是驅蟲,很容易就會讓家中的貓咪感染到寄生蟲。

寄生蟲一般分成體內寄生蟲(蛔蟲、球蟲、絛蟲、梨形鞭毛蟲以及心絲蟲等)和體外寄生蟲(跳蚤、疥癬蟲等)

但如果貓咪處於半放養狀態,常常有機會接觸到外界或其他流浪貓,可能就需要特別注意寄生蟲感染的問題。

定期幫貓咪驅蟲,可以有效地防止貓咪感染寄生蟲。

寄生蟲不但會感染貓咪,也會傳染給人,是屬於人畜共通的傳染病。

因此,定期幫貓咪驅蟲,可以有效防止貓咪感染寄生蟲,也可以防止其傳染給人。

蛔蟲

貓體內寄生蟲最常見的是蛔蟲,主要是寄生在消化道,體長約3~12厘米的線狀寄生蟲。

  • 感染途徑

大多數是經口吃入蟲卵而感染,例如接觸到污染的糞便,或是體內有蛔蟲的母貓經由乳汁傳染給小貓。

  • 症狀

①感染蛔蟲會造成小貓嘔吐、下痢,有時甚至會在嘔吐物或糞便中發現蟲體。

②感染的幼貓可能會腹部脹大、體重減輕和發育不良。

成貓感染後通常無症狀,有些貓咪可能會直接拉出或吐出蟲體。

  • 治療

確診後,給予口服驅蟲藥,隔兩周再驅一次。

第二次驅蟲主要是要殺死從卵孵化成蟲

  • 預防

平日預防可給予口服驅蟲藥(倍脈心、貓心寶)來預防,也可用體外驅蟲滴劑(心疥爽、寵愛、滴即樂等),一個月使用一次。

有新進小貓時,除了常規性驅蟲外,也必須隔離一個月。

  • 人類的症狀

人也會感染蛔蟲,特別是免疫力弱的人和小孩;蛔蟲卵會在腸道中孵化成幼蟲,在肝臟、眼睛、神經等身體器官中移行。

幼蟲在人的內臟中,會造成食欲不振和腹痛的症狀;而若幼蟲移行到神經,會造成運動障礙和腦炎;若移動到眼睛,則會發生視力障礙。

01/在下痢便中可以發現白色像麵條的蛔蟲在動;02/吐出的食物中參雜蛔蟲;03/糞便顯微鏡:顯微鏡

絛蟲

瓜實絛蟲也就是所謂的絛蟲,一般為50厘米長的體內寄生蟲,主要寄生在貓咪的小腸之中。

感染途徑絛蟲不像蛔蟲一樣是經由蟲卵感染,一般是跳蚤食入絛蟲的蟲卵後,使得跳蚤的體內有絛蟲的幼蟲寄生,如果貓咪在舔毛的過程中將跳蚤食入,也會造成貓咪感染絛蟲;而若跳蚤跳入人的口中,人也會因此感染絛蟲。

此外,接觸到污染的糞便也有可能感染絛蟲。

  • 症狀

成貓大多沒有症狀,有些貓咪會因為癢而有磨屁股的動作。

但小貓可能會造成下痢,嚴重下痢甚至可能導致脫水,但較少見。

在貓咪的糞便上或**口周圍可以發現白色像米粒大小的蟲體,會伸縮移動。

但干後的絛蟲會變成芝麻大小的顆粒,可在貓咪周圍發現。

  • 治療

可給貓咪口服驅蟲藥,隔兩周再驅一次,也可用體外驅蟲滴劑(滴及樂)。

  • 預防

平日預防可給予口服驅蟲藥,也可用體外驅蟲滴劑(滴及樂),一個月使用一次。

預防跳蚤感染可以降低食入絛蟲的機率,有新進小貓時,除了給予常規性驅蟲外,也必須隔離一個月。

  • 人類的症狀

大多數人也都沒有症狀,但是小孩感染的話,可能會有腹痛及下痢的發生。

01/餵小貓吃驅蟲藥;02/條蟲;03/排出體外的條蟲片節會幹掉,像芝麻大小

球蟲

球蟲是具有專一性的細胞內寄生蟲,一般是在小腸中。

在抵抗力差的幼貓會造成嚴重的下痢症狀,如果沒有治療甚至可能造成死亡。

而球蟲能在體外環境中生存幾個月之久。

  • 感染途徑

球蟲的感染時通過貓咪吃入有球蟲污染的食物或水直接感染,或是貓咪吃入帶有球蟲的宿主(嚙齒類動物)而間接感染。

之後球蟲會在小腸中發育而增殖,再經由糞便排出,繼續感染給下一隻貓咪。

1個月大的幼貓如果處於緊迫或擁擠而且衛生條件差的環境中,會造成免疫功能降低,球蟲感染也容易因此發生。

  • 症狀

感染的小貓會有下痢及黏液性血便,下痢會導致小貓體重變輕、發育不良以及脫水;症狀嚴重的小貓甚至會死亡。

而成貓若感染球蟲通常沒有症狀。

  • 診斷

一般臨床上,可以顯微鏡檢查發現球蟲的卵囊。

  • 治療

症狀輕微的小貓可以使用兩周的口服藥來治療。

如果有脫水、電解質不平衡或是貧血的小貓,則需要點滴或輸血洽療,也需要額外的補充營養。

  • 預防

平時,貓咪排泄後的糞便處理就要格外當心,保持適當的環境衛生以及害蟲防治,避免過度擁擠和小貓緊張。

此外,母貓在懷孕前如果感染球蟲,也必須先治療。

球蟲蟲卵

梨形鞭毛蟲

寄生在貓咪的腸道中,它們被包在囊內,會通過腸道隨著糞便排出。

  • 感染途徑

多為貓咪接觸到感染的糞便、污染的水和食物而感染梨形蟲,免疫力差或是高密度飼養環境中的貓發生率較高。

  • 症狀

症狀為下痢、體重減輕,嚴重的甚至會食慾降低、脫水及精神變差。

  • 診斷

臨床上有梨形蟲的快速篩檢試劑,準確率高,且直接採取新鮮的糞便就可以馬上做檢查。

或者可以糞便顯微鏡檢查,在顯微鏡下有可能看到囊胞。

  • 治療

若確診,則口服殺蟲藥約1~2周。

  • 預防

由於梨形鞭毛蟲是人畜共通傳染病,加上梨形鞭毛蟲的囊胞可以長期存在於環境中,所以貓咪容易反覆感染,因此要格外注意家庭環境衛生。

若貓咪平時會往戶外活動,則感染源很難做到完全控制。

跳蚤感染

跳蚤在溫暖潮濕的氣候下繁殖較旺盛,因此大多發生在夏季,且大多是因帶貓咪外出而感染,即使有些貓咪不出門,人類也會將跳蚤帶回家中。

跳蚤除了會造成貓咪的過敏性皮膚炎外,也會引發人的皮膚炎,因此也是人畜共通傳染病。

  • 症狀

跳蚤最常引起的症狀是瘙癢、脫毛,較嚴重的會造成過敏性皮膚炎。

皮膚炎的發生主要是因為跳蚤在吸血時會分泌唾液使血液無法凝固,而這個唾液會使貓咪的皮膚出現過敏反應,皮膚上會出現小紅疹,頸部和背上會有脫毛現象。

如果幼貓身上感染非常多跳蚤,容易造成貧血。

此外,跳蚤也會帶原絛蟲,造成貓咪感染絛蟲症。

  • 診斷

用蚤梳梳毛,可發現跳蚤的排泄物或跳蚤,如果貓咪身上的跳蚤數量很多,甚至撥開頸背部的毛就可以直接發現。

  • 治療

體外寄生蟲除蟲滴劑可將貓咪身上的跳蚤殺滅,而跳蚤引|起的過敏性皮膚炎,則必須靠口服抗生素及止癢藥來緩解瘙癢和發炎的狀況。

  • 預防

平時可以一個月點一次體外寄生蟲除蟲劑,以預防跳蚤傳染。

此外,家中的環境必須定期清掃消毒,避免跳蚤及卵殘留在環境中。

  • 人類的症狀

人被跳蚤叮咬的部位主要是在膝下,會起紅疹,有瘙癢感,而且會起水泡,甚至腫起來。

01/過敏性皮炎造成後身脫毛;02/用虱梳梳毛見跳蚤及其排泄物;03/翻開貓毛,見黑色跳蚤排泄物

本喵已生無可戀

文章來源《貓咪家庭醫學大百科》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貓咪常用驅蟲藥及其功效

貓咪寄生蟲分體外和體內寄生蟲。體外寄生蟲主要有跳蚤、虱子、蜱蟲、疥蟎等,體內寄生蟲主要有蛔蟲、鉤蟲、絛蟲、線蟲、鞭蟲、吸蟲、心絲蟲、弓形蟲、球蟲、肺蟲、旋毛蟲、蠕蟲等。

新手入門!貓咪的常見病及救治方法

每個人都愛自己的貓咪,所以關於貓咪的一切他的主人們都非常關心。如果自己的寶貝哪裡不舒服了,那麼主人們可揪心了!為此,我特意搜集了關於貓咪常見的一些疾病的診斷及治療方法,如果自己的寶貝們生病了,早...

狗狗體內驅蟲

養狗決不是一件輕鬆的事情。作為主人,除了為狗狗提供必要的食物、良好的照顧外,還要投入更多的精力去關心狗狗和我們自身的健康。其中的犬的寄生蟲就是容易被我們忽視的問題。很多種寄生蟲都會侵擾狗狗。除...

貓咪體內驅蟲怎麼做?寄生蟲的症狀與預防

寄生蟲不管是對於貓咪還是人類本身來說,都是需要嚴加防止的一類疾病,貓咪感染寄生蟲,比較輕微的是產生皮膚表面瘙癢,起小點的症狀,若全身感染就會引起多種併發症狀,同時人類對於寄生蟲也是宿主之一,在新...

史上最全的寵物驅蟲秘籍大公開

為狗狗驅蟲的原因:作為主人,除了為狗狗提供必要的食物、良好的照顧外,還要投入更多的精力去關心狗狗和我們本身的健康。其中的犬的寄生蟲就是容易被我們忽視的問題。很多種寄生蟲都會侵擾狗狗。除了通常我們...

論狗狗驅蟲的重要性

無論你的狗是從寵物店買來的,還是從路邊撿回家的,在照顧它的過程中,定期驅蟲都很重要,對於幼犬、成犬、懷孕的母狗來說,它們的驅蟲計劃並不完全相同,相關知識我們一起來了解。1【為什麼要給狗狗驅蟲】狗...

5分鐘讀懂丨貓咪體內驅蟲知識

說到體內驅蟲聽到最多的一句話就是「我家主子不出門也從來不餵食生骨肉還需要體內驅蟲嗎?」回答依然是肯定的,需要。這裡還要強調一下生骨肉並不是寄生蟲的唯一傳播途徑,可靠的生骨肉是安全的。寄生蟲的傳播...

貓咪驅蟲篇——寄生蟲,你給我站住!

許多貓家長會發現家裡的貓咪便便中出現小蟲子,或者嘔吐物帶有小蟲子的現象,這是貓咪感染了腸道寄生蟲的表現。腸道寄生蟲感染是貓咪常見的疾病,一般以流浪在外的貓咪最易感染。下面來看看貓咪腸道寄生蟲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