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腹瀉怎麼辦,媽媽該如何處理?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幾乎每個寶寶都發生過腹瀉,特別是年齡較小的寶寶。

寶寶腹瀉時,爸爸媽媽都很著急,有些還會一股腦兒地給寶寶服用止瀉藥。

但是,一些寶寶的腹瀉情況非但不見好轉,反而更加嚴重。

寶寶腹瀉的問題可大可小,爸媽們還是得多了解一些常識,才不至於手忙腳亂。

一起來看看,以下這些知識你都了解多少呢?

嬰兒腹瀉(也稱消化不良),是由不同病因引起的臨床綜合徵。

寶寶脾胃虛弱,由於餵養不當,飲食失調容易導致腹瀉。

如母乳不足或人工餵養兒,過早過多地以粥類與粉糊餵養小兒;如果是媽媽們給寶寶進食的碳水化合物過多也往往能引起發酵產生消化紊亂。

此外,如果家長們未按時添加輔食,於斷奶前突然增加食物改變食物成分,小寶寶也會因不能適應而產生消化紊亂發生腹瀉。

也有由於家長們不定時餵養,或由於食量過多過冷影響寶寶的胃腸道消化功能,以上這些方面均可以引起寶寶腹瀉。

寶寶腹瀉容易在2歲之前發生,其中輕型腹瀉:每天數次至十餘次,糞便呈蛋花湯樣,偶有溢乳及嘔吐,輕微腹脹等;重型腹瀉:每天十次以上,多達數十次,水樣便,嘔吐,發熱、面色發灰,寶寶容易出現煩躁不安,嚴重的情況甚至出現昏迷、驚厥,並有失水、電解質紊亂等症狀。

爸爸媽媽們需要注意的是:新生兒每天的大便次數通常可多達10次,大一點以後可能會從一天幾次到一周一兩次不等。

首先了解寶寶正常的排便習慣,才能在第一時間判斷是不是腹瀉。

通常除了觀察大便的形狀外,還要留意大便的味道,大便的次數比平時多,大便的質地比平時稀薄,甚至出現水樣便,而且可能就像是從屁股里噴射出來一樣。

這些可能就是嬰兒腹瀉的症狀,通常還會伴有不愛吃飯、肚子脹痛等腸胃不適症狀。

媽媽們需要注意腹瀉可能引起傳染,所以不要去人多的地方,或是已經生病的寶寶先不要去幼兒園,應在家休息;注意吃飯衛生,合理使用抗生素。


如果寶寶腹瀉不止,父母要怎麼辦?

除了去正規醫院治療外,餵養必須縮短餵奶量,減輕腸胃負擔。

1、一般情況下,寶寶出現腹瀉時,如果精神狀態正常,沒有明顯的嘔吐,爸爸媽媽可以先不著急帶小孩去醫院,但是建議將寶寶新鮮的大便標本,放在乾淨的盒子或者保鮮袋裡,去離家最近的醫院化驗(排除痢疾)。

不建議去特別多人排隊的醫院,因為大便的化驗最好是在半小時左右,不超過1小時就出結果,這樣大便的檢查結果才比較準確,如果超過1個小時參考價值就不大了。

2、病情嚴重,比如高燒、精神狀況差、嘔吐嚴重等;或者腹瀉導致寶寶出現了脫水的症狀,例如寶寶已經連續4小時沒有排尿,口腔黏膜比較乾燥,哭的時候沒有眼淚等,這些都是脫水的早期表現。

遇到這些情況,媽媽們就要及時帶寶寶就醫。

提示:還不到3個月的寶寶發生腹瀉,病情發展很快,拖延可能危及健康,建議及早就醫。

孩子如果腹瀉「脫水」要如何補充水量?小於2歲的患兒,每次口服補充50ML-100ML,每天攝入量,大於500ML;大於2歲者儘量多飲水,每天攝入量多於1000ML甚至更多。

另外,腹瀉的孩子易致肛門周圍皮膚的損傷,如何防止?尿布必須勤更換,更需用清水清洗屁股並吸干。

那麼,如果出現寶寶腹瀉症狀,媽媽可以自行給寶寶吃藥嗎?要注意小心用藥,如果用藥不當反而會殺死腸道中的正常菌群,從而加重腹瀉。

感染性腹瀉如大腸桿菌、傷寒、副傷寒或輪狀病毒腹瀉的患兒、除醫生給予必的藥物治療外,作為家長要特別注意家庭中的消毒、隔離,以免傳給他人。

消毒時可採用消毒劑擦拭桌面、地面或洗滌患兒接觸的用具、玩具等。

同時也要積極進行衛生宣傳教育,培養孩子良好的衛生習慣,飯前便後要洗手;生吃瓜要洗燙,堵住「病從口入」這一致病環節。


腹瀉是寶寶常見病症之一,不僅給寶寶身體帶來眾多負面影響,還會引發營養不良、生長發育滯緩等問題。

春夏季是小兒腹瀉病的高發期,許多患兒家長認為腹瀉沒什麼大礙,其實不然。

專家指出,小兒腹瀉如果不及時治療,可引起各種併發症,威脅健康,如果發現寶寶異常,請及時行醫。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狗狗吃多西總是狼吞虎咽,教你幾招輕鬆解決

狗狗吃飯的速度總是很快,所以對於沒有經驗的飼主往往會以為狗狗是因為很餓才導致的。但是事實並非如此,如果飼主因為這樣而大量地給狗狗餵食,很容易造成狗狗進食過多,從而引起腸道不適的情況。因此對於餵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