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狗者的素質 可能通過一條狗繩就知道了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遛狗未拴繩」、「暴打」,無疑是這起糾紛的關鍵詞。

從理性的角度來說,這兩種行為都有失妥當。

女子傷得不輕,但網上聲音幾乎一邊倒,認為狗主人被打活該,這樣的輿論也值得反思。

這起新聞,看似是一起日常糾紛,但背後反映的可能就是小區里,不養寵物的居民與不文明養寵物的居民之間的「戰爭」。

事實上,城市狗患,說來已是老生常談的話題。

全國各地,像鄧女士這樣不拴狗出門的人不在少數。

還有無證養狗的,遛狗隨地大小便,放任狗夜間擾民的……可以說,網上的輿論反映了我們的某種共識,不文明養狗儼然已經成為了一種社會公害,需要譴責。

對於愛狗的人來說,金毛溫順、薩摩可愛,但不是所有人都認為你的狗很乖,沒有狗鏈的狗更是危險隱患所在。

作為一名養狗人士,《新民周刊》副主編楊江則表示,每一隻寵物狗,對主人來說都有著巨大的意義,但是養狗人通常會忘記,這個意義也僅僅存在於主人與狗的專屬關係中。

回到該事件,被打的女士說,金毛跑到小孩面前只是高興示好,而非攻擊;而在小孩家長看來,貿然衝過來已是一種危險,誰也不知它會不會攻擊,如果真咬為時已晚。

愛狗者對狗的過度擬人化保護,有時到了讓人覺得不可思議的程度。

其實對於主人來說,願意怎樣寵溺自己的狗狗當然是其權利,但一旦將狗只帶到公共場所,就應加以約束和控制。

「我家狗狗不咬人」的理論之下,放任無繩的狗任行,驚擾行人、咬傷無辜路人的案例時有耳聞。

遛狗不拴繩,顯然已經成為社會公認的不文明養狗行為之一,很多城市先後都出台養狗條例。

例如《上海市養犬管理條例》就規定「攜帶犬只外出,應為犬只束牽引帶,牽引帶長度不超過2米」,除此以外,還包括「每戶限養一條,攜帶犬只外出必須要掛犬牌,要給大型犬戴嘴套,即時清理犬只排泄的糞便」等等詳盡的規範措施。

「可規定是規定,現實養狗人太多,無視規定的也太多。

」評論員王勇無奈表示,「要強制執行成本實在太高,最終只能看養狗人的自覺,只能寄望於養狗人自己的道德水準。

所以針對「女主播未拴狗繩被打」一事,一方面,不管事發時,女子再怎麼有錯,打人總是要承擔責任。

但另一方面,我們也應該看到,公眾對不文明養狗行為的憤懣就擺在那,既然養狗已經成為了公共生活的一部分,那推己及人也是必然。

狗主人必須明白,自己眼裡的狗,和別人眼裡的狗,是不一樣的。

你眼裡的天使,在別人看來可能就遊蕩的「死神」。

養狗者的素質,可能通過一根狗繩就知道了。

(看看新聞knews記者:董亞歡 編輯:施荔)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養狗人,請看好你的寵物

夏天已經來臨,每年夏天都是狗咬傷人「事故」的高峰期,而一些養狗市民的不文明行為尤讓人擔憂:遛狗不拴繩,狗狗忽然竄出來嚇人;晚上狗叫個不停,鄰居被吵得睡不著覺;狗狗隨地大小便,污染小區環境……被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