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狀動脈繞道手術與復健 - 奇美醫療體系-衛教資訊網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四肢關節活動訓練:可增加肌肉及心臟循環的功能,尤其強調踝關節運動,以預防血栓靜脈炎。

冠狀動脈繞道手術後的物理治療. 住院期間的物理治療. 科部室 首頁 內科部門 檢查室 感染科 心臟血管內科 神經內科 腎臟科 胃腸肝膽科 內分泌新陳代謝科 胸腔內科 血液腫瘤科 風濕免疫科 外科部門 一般及消化系外科 神經外科 泌尿外科 骨科部 整形外科 心臟血管外科 傷口照護中心 婦兒部門 兒科部 婦產部 其他醫療專科部門 復健部(科) 病理中心 放射腫瘤部(科) 高壓氧科 中醫部 牙醫部 眼科(部) 耳鼻喉科(部) 麻醉部 皮膚科 家庭醫學部(科) 精神醫學部(科) 加護醫學部 急診醫學部 放射診斷科 核子醫學科 醫技、其他部門 癌症中心 燙傷中心 藥劑部 營養科 護理部 緩和病房 居家護理 醫療事務室 人體試驗委員會 健康管理中心 外語篇 印尼文 英文 越南文 泰文 菲律賓文 簡體中文 線上影音衛教 復健部(科) 首頁 其他醫療專科部門 復健部(科) 衛教單張編號:A5100222   冠狀動脈繞道手術復健 By 復健部|December,2019 何謂冠狀動脈疾病與冠狀動脈繞道手術 當營養心臟的冠狀動脈因為動脈粥狀硬化發生部份或完全阻塞,稱為冠狀動脈疾病,且由於血管壁越來越狹窄會進而造成心肌的缺血及梗塞。

當阻塞的血管無法用藥物或其他內科治療,則考慮實行冠狀動脈繞道手術,此手術即擷取病人腿上的大隱靜脈或內乳動脈、手臂動脈的一段,從主動脈弓繞過阻塞的部位作血管吻合手術。

心臟復健的好處 有計畫且規律的有氧運動可改善心肺功能。

降低血糖、高血壓、血脂肪。

增加肌力、耐力及心血管系統的效率。

減少心血管疾病再復發的機率。

儘早恢復日常生活活動能力,重回社會及工作崗位。

冠狀動脈繞道手術前的物理治療 深呼吸訓練:教導如何放鬆、橫膈式呼吸、圓唇式吐氣法。

深呼吸誘發器之使用:以增加肺活量。

咳嗽訓練:正確的咳嗽可將肺內痰液順利排出,以避免痰液堆積造成肺炎;且同時應注意傷口的固定,避免咳嗽造成傷口疼痛。

四肢關節活動訓練:可增加肌肉及心臟循環的功能,尤其強調踝關節運動,以預防血栓靜脈炎。

冠狀動脈繞道手術後的物理治療 住院期間的物理治療 術後在加護病房時期,治療師即可至加護病房教導病人做床邊的運動、呼吸訓練、擺位及放鬆運動、壓胸咳嗽訓練及姿勢引流等,等到移到一般病房後,復健的介入將更為積極,可再加入擴胸運動及行走訓練。

出院後的物理治療 由於術後臥床、呼吸問題造成心肺功能異常,導致體力降低、肺活量減少、日常生活自理能力降低,因此待病人情況穩定後,正是心臟復健積極介入的黃金時期。

因此,我們會建議病人回本院接受完整且安全的心臟復健運動訓練。

本院的心肺復健設備完善,在任何的運動訓練中都有心電圖、血壓及血中含氧濃度監視器,且由專業醫療人員全程監視,進行漸進、有系統的復健計畫。

當傷口固定拆線後,首先會先做運動測試,由復健科醫師先作心肺運動測試,測出您術後的體能狀況,再針對個人體能狀況,訂定最適合病人的運動計畫,並找出運動訓練中可能的危險性。

術後每日活動建議項目 建議日期(術後) 床邊運動 行走訓練 呼吸運動 第一天 擺位與放鬆運動(床頭搖高20度~30度,膝與髖關節稍為彎曲) 每小時5~10次 翻身訓練 踝關節主動運動5次 主要關節被動運動5次 第二天 繼續第一天之運動 每小時10次 踝關節主動運動10次 主要關節主動運動5次 可坐立(背有支撐)10~30分鐘 第三天 改以坐姿,重複第2天之運動次數增至10次可坐立於椅子或床邊(無支撐) 治療師陪同下步行約10~15公尺 視病人情況可增加次數 第四天 繼續第3天之運動,次數增至15次 治療師陪同下步行約30~60公尺 第五天 繼續第4天之運動 治療師陪同下步行約100公尺或3~5分鐘 第六天 繼續第5天之運動 治療師陪同下步行約200~300公尺或5~10分鐘 第七天 繼續第6天之運動 治療師陪同下步行約5~10分鐘 運動訓練計畫 方式 目的 強度頻率時間 達到的目標之時間 伸展運動 -上下肢的關節活動運動 暖身運動,以降低運動傷害之危險 增加關節活動度 約3~5分鐘 每星期2~3天 經過三個月的運動訓練後,待心肺功能有進一步變化時,再做一次運動測試,以確定進步的程度 有氧運動 -大肌肉群運動 -機踏車 -跑步機 -手搖機 增加有氧運動能力 降低血壓及心跳對運動的明顯反應 減少冠狀動脈疾病的危險因子 降低心肌對氧氣的需求 每次約30~40分 每週約2~3次 運動的感覺介於普通與有點累之間 肌力訓練 增加肌力及耐力 增強運動、職業及日常活動的執行能力 阻力可漸進式增加 每回合10~15次共1~3回合 每星期2~3次 避免閉氣用力方式 用力時須配合吐氣 強度由治療師依個人體力訂定 出院後之復健原則 運動前、後均需測量您每分鐘的脈搏次數及規律性。

於運動前、後至少要有3~5分鐘的暖身或伸展運動。

在運動中、後最大心跳數應不超過休息時心跳數25下以上。

運動中如有稍喘的感覺時,應配合深呼吸運動。

運動中有頭暈、喘、胸悶、胸痛…的情況,應立即停止運動。

建議做等張性的肌肉收縮,強調大肌肉群的有氧運動方式,避免閉氣用力之運動方式(如用力解大便),或提重物、舉重…等。

術後3個月內,不得做過度擴胸運動。

外出運動時,請隨身攜帶硝酸甘油含片,在運動中若有心絞痛時可馬上服用。

必須定期回心臟科及復健科接受追蹤檢查或治療。

務必常規服藥記錄每日血壓值。

~諮詢電話~ │奇美醫院│電話:(06)281-2811轉55027~8 │柳營奇美│電話:(06)622-6999轉71093 │奇美醫院│電話:(06)281-2811轉55027~8 │柳營奇美│電話:(06)622-6999轉71093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